鑄鐵補焊時防止裂紋的措施有哪些?
答:(1)焊前預熱和焊后緩冷 焊前將焊件整體或局部預熱和焊后緩冷不但能減少焊縫的白口傾向,并能減小焊接應力和防止焊件開裂。
(2)采用電弧冷焊,減小焊接應力,選用塑性好的焊接材料,如用鎳、銅、鎳銅、高釩鋼等作為填充金屬,使焊縫金屬可通過塑性變形松弛應力,防止裂紋,用細直徑焊條,小電流,斷續焊(間歇焊),分散焊(跳焊)的方法可減小焊縫處和基本金屬的溫度差而減小焊接應力,通過錘擊焊縫可以消除應力,防止裂紋。
(3)其他措施,調整焊縫金屬的化學成分,使其脆性溫度區間縮小;加入稀土元素,增強焊縫的脫硫,脫磷冶金反應,加入實力那個的細化晶粒元素,使焊縫晶粒細化。
在某些情況下,采用加熱法以減弱焊補處所受的應力,也可較有效的防止裂紋的產生。
八、什么是應力集中?產生應力集中的因素有哪些?
答:由于焊縫形狀和焊縫的特點,出現了集合形狀的不連續性,當受載時,引起了焊接接頭工作應力分布的不均勻現象,使局部的峰值應力σmax比平均應力σm高的多,這就是應力集中。在焊接接頭中,產生應力集中的原因很多,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:
(1) 焊縫中產生的工藝缺陷,入氣孔,夾渣、裂紋和未焊透等,其中以焊接裂紋和未焊透引起的應力集中最為嚴重。
(2) 不合理的焊縫外形,例如對接焊縫的余高過大,角焊縫的焊趾過高等
不合理的街頭設計 如街頭界面有突變,采用加蓋板的對接街頭等。焊縫布置不合理也會產生應力集中,例如只有店面焊縫的T形接頭。
九、什么是塑性破壞,它有什么危害?
答:塑性破壞包括塑性失穩(屈服或發生顯著塑性變形)和塑性斷裂(刃性斷裂或延性斷裂),其過程是焊接結構在載荷作用下首先發生彈性變形→屈服→塑性變形(塑性失穩)→產生微裂口或微空隙→形成宏觀裂紋→發生失穩擴展→斷裂。
塑性破壞與脆性斷裂相比危害是比較小的,具體有以下幾種:
(1) 屈服后產生不可恢復的塑性變形,使尺寸要求高的焊接結構報廢。
(2) 對于高韌性、低強度材料制成的壓力容器失效不是由材料的斷裂韌性控制,而是由于強度不足導致塑性失穩破壞。
塑性破壞的最終結果是使焊接結構 失效或發生災難性事故,影響了企業的生產,造成不必要的人員傷亡,嚴重影響了國民經濟的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