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叫 PLC 的掃描周期?它主要受什么影響?
PLC 的掃描過程包含內部處理、通信服務、輸入處理、程序執行、輸出 處理 五個階段,這五個階段掃描一次所需的時間稱為掃描周期。
掃描周期與 CPU 運行速度、 PLC 硬件配置和用戶程序長短有關。
PLC 采用什么方式執行用戶程序?用戶程序執行過程包括哪些階段?
PLC 采用循環掃描的方式執行用戶程序,用戶程序的執行過程包括輸入采樣階段、程序執行階段和輸出刷新階段。
PLC 控制系統與繼電器控制系統相比,具有哪些優點?
(1) 控制方法上:PLC 采用程序方式實現控制, 容易改變或增加控制要求, 且 PLC 的觸點無限;
(2)工作方式上:PLC 采用串行工作方式,提高系統的抗干擾能力;
(3)控制速度上:PLC 的觸點實際上是觸發器,指令執行的時間在微秒級;
(4) 定時和計數上:PLC 采用半導體集成電路作定時器, 時鐘脈沖由晶振提供,延時 精度高,范圍寬。PLC 具有繼電器系統不具備的計數功能;
(5)可靠性和可維護性上:PLC 采用微電子技術,可靠性高,所具有的自檢功能能 及時查出自身故障,監視功能方便調試和維護。
PLC 為什么會產生輸出響應滯后現象?如何提高 I/O響應速度?
因為 PLC 采用集中采樣、集中輸出的循環掃描工作方式,輸入端的狀態只在 每個掃描周期的輸入采樣階段才能被讀入, 而程序的執行結果只在輸出刷新階段才 被送出; 其次 PLC 的輸入、 輸出延延遲, 用戶程序的長度等均能引起輸出響應滯后。
要提高 I/O響入采樣、輸出刷新,或直接輸入采樣、輸 出刷 新,以及中斷輸入輸出和智能化 I/O接口等多種方式。